
貴州省林業局出臺16項措施支持黔東南州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
2023-02-26
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近日,貴州省林業局印發了《關于支持黔東南州“黎從榕”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稱《措施》),將從加快林業產業融合發展、著力鞏固提升生態優勢、增強涉林要素保障、深化綠色創新發展四大方面,強力實施16項舉措,全面支持黔東南州林草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措施》指出,支持黔東南州采取“國儲林+”和“特色林業+”等模式,因地制宜發展林下黃精、淫羊藿、天麻、茯苓等藥食同源林下中藥材為主的林下產業基地建設。重點支持黎平縣打造成為全國林下經濟產業示范縣,支持以黎平、鎮遠、雷山等縣發展林下天麻,黎平、錦屏等縣發展林下茯苓,從江、錦屏等縣發展林下淫羊藿,天柱、臺江、麻江、岑鞏、黃平等縣發展林下黃精,培育打造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到2025年,林下中藥材種植面積累計達100萬畝以上。
《措施》強調,支持黔東南州開展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及地質公園內景觀林建設工程。支持黔東南州在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開展人工商品林贖買工作。支持黔東南州開展風景名勝區二、三級保護區內不影響主要景觀景點及資源區域的人工純林實施樹種結構調整。支持黔東南州加快推進各類自然保護地總體規劃編制(或修編),將州、縣級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進行整合歸并,指導做好自然保護地規劃調整。支持黔東南州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及施秉世界自然遺產地資源監測站點保護性基礎設施和“空地一體化”管護智慧平臺建設。(貴州省林業局)
附:《省林業局關于支持黔東南州“黎從榕”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全文:
一、加快林業產業融合發展
(一)支持木材產業精深加工。支持黔東南州加強東西部協作,引進和培育一批起點高、規模大、特色鮮明、帶動力強的規上企業落戶黔東南州。依托黔東南州豐富的森林資源,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和市場優勢,支持黔東南州采取“一園多區”模式,以榕江為重點,輻射帶動黎平、從江、錦屏、天柱等林業大縣發展木材精深加工和家具、泛家居產業,培育打造全省木材精深加工、泛家居產業集群和木材交易集散中心。重點引導省屬林業龍頭國有企業充分發揮技術、運營、管理等優勢,支持申請“四化”基金、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建設“一園多區”,幫助構建木材精深加工上下游產業體系。充分發揮現有木材加工產業基礎優勢,支持貴州永盛木業、貴州華宏木業、貴州永恒豐木材、貴州鴻輝木業等省級林業龍頭企業發展。支持黎平、榕江、從江等木材精深加工產業園及木材交易市場建設項目、貴州黃平泓鑫木業公司百曉木材加工廠項目、錦屏耀東南木業18萬立方米木制品生產等項目建設,提高生產工藝,升級設備設施,新增木材精深加工智能生產線。到2025年,全州木材產業加工總產值實現90億元以上。
(二)支持林下經濟全產業鏈發展。支持黔東南州采取“國儲林+”和“特色林業+”等模式,因地制宜發展林下黃精、淫羊藿、天麻、茯苓等藥食同源林下中藥材為主的林下產業基地建設。重點支持黎平縣打造成為全國林下經濟產業示范縣,支持以黎平、鎮遠、雷山等縣發展林下天麻,黎平、錦屏等縣發展林下茯苓,從江、錦屏等縣發展林下淫羊藿,天柱、臺江、麻江、岑鞏、黃平等縣發展林下黃精,培育打造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到2025年,林下中藥材種植面積累計達100萬畝以上。支持黔東南州林下中藥材精深加工業,重點推動中藥飲片、中成藥、中藥及民族藥提取配方顆粒等產品全產業鏈發展,拓展生物技術藥物、化學藥物、新型醫療器械等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打造現代中醫藥產業集群。支持貴州興創大健康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從江)、黎平青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貴州閑草堂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鎮遠)、貴州同源中藥發展有限公司(天柱)等省級林業龍頭企業發展。
(三)支持木本油料全產業鏈項目建設。支持黔東南州加快建設榕江-從江-黎平-錦屏-天柱-岑鞏優質油茶產業帶示范基地,輻射帶動黃平-施秉-鎮遠-三穗-劍河等縣因地制宜擴大油茶種植面積,到2025年,全州油茶產業基地建設200萬畝以上,“十四五”期間低產油茶林改培70萬畝以上。支持黔東南州油茶等木本油料精深加工項目建設,推動木本油料特色食品加工業規?;?、標準化、品牌化發展。重點培育貴州恒生源、黎平縣久晟、霞宇等油脂有限公司省級林業龍頭企業發展,重點開發大眾消費的綠色生態食用油,加快提升產品質量,擴大品牌影響力,推動黔東南州木本油料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支持黔東南州申報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到2025年培育1~2家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
(四)支持打造供給大灣區游客高品質的森林旅游康養基地建設。支持黔東南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支持黔東南州充分發揮區域內森林生態、民族文化、氣候環境、民族醫藥等資源優勢,利用林下中藥材資源發展藥食同源森林康養食品及保健品等,打造中國原生態民族文化康養勝地和民族醫藥森林康養目的地,推進民族醫藥文化與森林康養產業融合發展。支持錦屏縣打造成為國內外木商文化旅游目的地。支持黔東南州森林步道建設,將黎平、從江、榕江、劍河、臺江、雷山、丹寨等縣森林步道建設納入《貴州國家森林步道總體規劃》,延展紅色旅游線路,豐富全州生態旅游業態,展示黔東南州特色風景、民族文化等資源。支持黎平、從江、榕江等縣建設康養產業園,鞏固提升麻江藍夢谷國家級和黎平等省級森林康養基地建設項目,推動黔東南州森林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
(五)支持創建示范區打造林特產品供應基地。協調對口幫扶城市佛山市與黔東南州共建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林特產品直供基地。積極幫助黔東南州爭取創建“全國林下經濟發展示范區”。支持黔東南州打造以國有林場為重點,以林藥、林菌、林蜂等為主要模式的“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基地”,到2025年,全州培育建成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0個以上,打造全省藥食同源中藥材重要種植基地和加工貿易基地。支持黎平縣中藥材精深加工產業園項目、凱里市省級中藥材交易和集散中心項目,黔東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現代制藥項目、錦屏縣鐵皮石斛藥品開發項目、雷山天麻藥品及保健品生產等項目建設,推動黔東南州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持黎平、天柱等縣創建油茶產業“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支持黎平縣建設全省茶籽茶油儲備中心和茶油等林產品交易中心。支持黔東南州“苗侗山珍-林業特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不斷提升林特產品質量和市場影響力。
(六)支持林業種苗保障體系建設。積極支持黔東南州申報創建國家級林木種質資源庫。支持黔東南州開展種苗基地建設。以油茶、楠木、櫟類、鵝掌楸等鄉土珍貴樹種為主,支持黔東南州建設鄉土珍貴樹種的采種林、油茶采穗圃、保障性苗圃等種苗基地,選育一批優良家系、優良無性系,提高良種儲備能力。在項目、技術和資金上給予支持,到2025年,確保黔東南州建成林業保障性苗圃5個以上。
(七)支持實施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持續支持黎平、從江、榕江等縣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等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到2025年,全州完成石漠化綜合治理面積158平方公里。指導黔東南州申報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支持黎平、從江、榕江打造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復示范基地。支持黔東南州重要公路沿線、河岸線、村寨彩化香化建設。
(八)支持提升森林質量。將黎平、榕江、黃平等縣納入全省開展林種樹種結構調整試點縣,以國有林場為重點,通過林種樹種結構調整,優化全州樹種結構,到2035年,全州樹種林種結構優化調整面積500萬畝以上。支持黔東南州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加快培育大徑級材、速生豐產用材及珍貴樹種用材,指導黔東南州結合實際制定《黔東南州國家儲備林建設現有林改培擇伐和補植補造技術規程》。引導省屬林業龍頭國有企業充分發揮技術、資本金、管理等優勢,幫助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協調貸款銀行提高黔東南州國家儲備林單位面積貸款額度,簡化貸款放款程序,加快項目融資進度,同時在中央預算內投資木材戰略儲備林基地建設項目資金和省級資金等方面向黔東南州傾斜。到2035年,黔東南州建設國家儲備林300萬畝以上。
(九)支持自然保護地建設。支持黔東南州開展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及地質公園內景觀林建設工程。支持黔東南州在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開展人工商品林贖買工作。支持黔東南州開展風景名勝區二、三級保護區內不影響主要景觀景點及資源區域的人工純林實施樹種結構調整。支持黔東南州加快推進各類自然保護地總體規劃編制(或修編),將州、縣級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進行整合歸并,指導做好自然保護地規劃調整。支持黔東南州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及施秉世界自然遺產地資源監測站點保護性基礎設施和“空地一體化”管護智慧平臺建設。
根據《貴州省林火阻隔系統建設規劃(2021~2025年)》,在防火阻隔系統建設任務申報上予以支持。支持指導黔東南州開展森林防火通道標準化建設。支持黔東南以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產地等為重點的防火基礎設施建設,指導黔東南州抓好地方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建設和森林防滅火能力提升。支持黔東南州提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產地等重點生態功能區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加速構建和完善監測預警、檢疫御災、防治減災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在資金、技術等方面支持從江縣、榕江縣實施松材線蟲病防治攻堅行動,逐步撤銷疫區疫點。支持從江縣、榕江縣開展疫木加工利用試點。
三、增強涉林要素保障
(十一)支持實行采伐限額縣際調劑使用。積極向國家林草局爭取允許黔東南州采伐限額實行州內總控。支持黔東南州獨立編制采伐限額的國有森林經營單位實行人工商品林主伐五年總控,按森林經營方案配置年度采伐限額。(牽頭部門:資源處;責任部門:林場種苗處、天保中心)
(十二)支持項目建設使用林地需求。支持黔東南州鐵路互聯、公路互通、空中走廊、水運通道和公共民生工程等重大建設項目,在使用林地定額上給予支持,逐步將黔東南州行政范圍內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省級審核權限全部委托黔東南州林業局實施,對省級以上重點基礎設施的控制性工程,推行建設項目先行使用林地報備制。指導做好黎平機場、從江街堆水庫改擴建等建設項目涉及黎平太平山、從江月亮山州級自然保護區以及相關濕地公園、風景名勝區修編和調整。
四、推動黔東南州深化綠色創新發展
(十三)支持探索生態價值轉化路徑。指導和幫助黔東南州開展森林生態資源權益交易和生態產品交易,探索生態產品資產證券化路徑。開展自然保護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開展生態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機制試點。支持黔東南州積極建立和完善林業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大力支持黔東南州林業碳匯開發,推動林業投融資機制改革。
(十四)支持探索林業改革。支持黔東南州根據生態領域改革目標自主探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綜合性改革。支持黔東南州探索國有林場經營性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和“國有林場+”發展模式,支持黔東南州國有林場林區道路、管護用房、水電及資源監測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在產業發展、生產經營上給予政策、項目、資金傾斜。支持黔東南州圍繞“四區一高地”建設,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林業改革。
五、保障措施
(十五)提高政治站位,壓實工作責任。各部門各單位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加強組織領導,穩步推進實施。省林業局和黔東南州林業局要全力推進《若干措施》落實見效,加強橫向縱向溝通協調,切實履行牽頭抓總職責,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盯牢盯實落實效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共同助力黔東南州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
(十六)注重對接協同。各部門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堵點難點,加強部門之間和與黔東南州的溝通對接,會商提出解決辦法,形成上下協同銜接的工作格局。
(十七)做好統籌調度。省林業局規劃研究處將適時調度工作推進落實情況,提請局黨組聽取黔東南州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總結、提煉、宣傳、推廣階段性成效和有益經驗。
相關新聞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
2023-03-09